群山万壑中的璀璨明珠

2020-10-26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拖长江的水变清了,又看到小时候的样子!” 家住拖长江沿岸的谢老汉望着清澈的江水悠然地说出了这句话,他挺起腰杆,双手用力拉扯着鱼竿,一条鱼儿上钩了,伴着他爽朗的笑声,幸福的神情堆上斑白的双鬓。

“拖长江”,从珠江源发育、沿着群山奔腾而下,著天地之灵气,育一方水土,被六盘水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焦煤伴生煤泥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滥倾乱倒现象严重,青山披墨,绿水着黑,“母亲河”变成了“煤泥河”。

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腹地,风景如画,四季同春,群山如黛,碧水如银,被称为“中国凉都”。其煤炭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曾经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云贵基地的核心,是江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

煤炭产业的不断壮大,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煤泥、煤矸石。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自2010年起,每年遗弃未被利用的煤泥达到500万吨以上。煤泥和煤矸石作为副产品,利用价值低,一度被大量遗弃,露天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因自燃、雨水淋溶等自然因素,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等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开展煤泥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以缓解和解决由其堆放产生的占地和污染问题。


肩负责任与担当 国投不负时与势

汹涌的河流混沌一片,四周煤泥矸石堆积如山。解决煤泥和煤矸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迫在眉睫,燃用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是当下对煤泥煤矸石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的最有效途径。

2008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西电东送”、贵州脱贫攻坚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国家“优先发展煤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节能环保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的产业政策,联合当地政府和贵州盘江集团,围绕开发建设六盘水区域煤泥和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六盘水境内煤炭主产区规划建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通过大量消耗境内的煤泥煤矸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009年2月,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55%、45%的比例出资组建国投盘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先期开发建设国投盘北低热值煤发电(2×300MW)项目,该项目是贵州省首个300MW级的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是贵州省2009年和《贵州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消耗盘北矿区内的煤泥和煤矸石。项目于2011年7月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12月投产。

受当地原煤特性、洗选工艺、雨水多等影响,洗选出的煤泥热值低、水份大、粘度大、输送困难,煤矸石特性与煤泥相近,同时硬度高、破碎困难,易造成设备磨损、输煤系统堵塞、排渣设备堵塞。如此品质差的煤泥煤矸石在火电厂应用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电力行业的同行没经验,盘电人更没经验。盘北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两台机组按原设计,年利用煤泥约85万吨、煤矸石约 40万吨。如何将120多万吨的“粗粮”吃下去,既要保证消化良好、排泄畅通,又不影响体力,成了盘电人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为了让煤泥进得了锅炉,确保锅炉相关设备适应,保障灰渣顺利排出,机组能满出力,项目建设前期,盘电人对国内同类型机组设计和运行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研究和比选,煤泥由锅炉炉顶进入,解决了吃进去的问题;将原CFB锅炉设备常规“自主型单炉膛双布风板技术方案”调整为“自主型单炉膛单布风板技术方案”,解决了锅炉燃烧系统适应性问题;将排渣装置出力由原设计的150%提升至250%,解决了排渣问题。

双机投产后,实现了年消耗煤泥100万吨,煤矸石44万吨,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初步缓解了盘江矿区煤泥、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压力。

初心不改勇探索 创新发展不止步

一路探寻、一路摸索,盘电人追求卓越的信念从未停止,努力提高机组煤泥煤矸石消耗量,将盘北矿区煤泥煤矸石“吃干榨净”成了盘电人的新的目标。经过不断地比对、研究分析,公司做出了持续开展大幅提升煤泥煤矸石掺烧量研究和改造的重要决策。

怎样大幅度提升煤泥煤矸石掺烧量?难题随之而来。煤泥水份平均高达40%-45%,近一半是水,水进入锅炉燃烧变为蒸汽,体积增大超过1600倍,燃烧后烟气量大幅度增加,引风机负荷高,在固有烟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烟气流速大幅度增大,导致锅炉受热面急剧磨损;输煤系统堵塞及破碎设备磨损、排渣设备堵塞问题将更加突出;煤泥中掺杂的石块、铁块、木块等杂物进入输送设备的量将不同程度增加……盘电人想要寻求新的突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几乎处于“大眼瞪小眼”的尴尬状态之中。

初心不改,使命不渝。困难和问题终究阻止不了盘电人探索创新的前进步伐,2014年初,在面对一台机组运营一台机组基建的生产和建设双重压力下,公司成立提升低热值煤掺烧改造攻关组,开始了提升低热值掺烧改造的探索创新之路。跑设备厂家、跑科研院所,穿行于大山之中的盘山路上;加班加点、研究分析,伏案于彻夜通明的办公室里;挥汗如雨、精心操作,实践于机器轰鸣的生产现场中。

“实在不行就试试新型耐磨碳化硅浇筑料吧!虽然那也只是个试验产品。”专家看了炉型,无耐地说。“那就试试,试验也不止做了一次了。”

脚步不息、创新不止。经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我们看见了雨后的“阳光”。采用先进的防磨材料和技术,创新防磨方法,机组连续运行一年没出现大规模磨损现象,打破了国内循环流化床长周期运行纪录。

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五年的时间里,公司累计投资1亿多元进行提升低热值掺烧改造。新建煤泥存储池4万立方;煤泥输送膏体泵系统由设计初期的8套增加至16套;原煤泥输送膏体泵每台出力由20立方提升至35立方,解决了煤泥输送系统扩容问题。先后进行引风机增容、输煤系统破碎及筛分设备、煤仓和锅炉给煤管道、排渣设备等项目改造,解决了烟气排放困难以及输煤系统、给煤系统、排渣设备堵塞等问题。困难最终被一个个攻克,问题被一个个解决,年度煤泥掺烧量突破200万吨。

随着煤泥煤矸石掺烧量不断增加,灰渣的产生量也大幅增加。受制于灰渣品质差,利用方向不明确,交通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区域内灰渣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陷入刻不容缓却又举步维艰的辛酸局面。盘电人不断摸索粉煤灰综合利用方向、研究区域内粉煤灰市场规律、创新销售思路。星空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品质控制,公司先后在水泥、建材、筑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拓了粉煤灰下游市场,延长产业链。

十年来的无数个日月里,盘电人坚守初心,不辱使命,发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经历了移山填壑的重重考验。目前已经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型专利1项;正在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型专利3项。煤泥利用量由设计时的每年85万吨提升至每年230万吨,煤泥利用热值限制由原来不低于1800大卡/千克降至1200大卡/千克,利用范围实现盘江矿区全覆盖,且煤矸石利用量每年可达50多万吨,实现了将盘北矿区煤泥煤矸石“吃干榨净”的目标。灰渣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5%以上,实现了真正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014年,中国煤炭加工协会组织相关单位及科研机构就盘北电厂煤泥掺烧召开技术交流会,协会专家评价:盘北项目在默默无闻之中成为了国内煤泥掺烧领域的无冕之王,创造了国内循环流化床机组煤泥掺烧的多项第一,在世界范围内可统计的30万等级及以上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

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创新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和行业高度认可。六盘水日报相继发表《盘北低热值煤发电厂掺烧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吃“废”吐“宝”,“热”得正好》的文章;全国低热值煤发电行业人士纷纷至盘北电厂参观取经,贵州日报发表专题文章进行了报道。公司曾荣获了“2015—2016年贵州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创新成果奖”“

贵州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等20余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盘电人辛苦的付出和汗水,是他们的坚守和初心。一位老员工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进入公司十年,兢兢业业,付出成就了自我。当同事们亲切的称‘ISO’(寓意工作的标准)的时候,由衷的感到自豪;当爸妈说孩子你‘成熟了’的时候,我挺起了胸膛,因为公司的建设有我一份担当;当女儿说爸爸是‘远程教育’老师的时候,感到心酸但无怨无悔,因为公司的发展有我一份贡献。”“牺牲小家,成全大家”已经成为了全体盘电人的精神动力、基本信念。

破茧成蝶初展翅 蓄势腾飞正当时

十年奋斗,盘电人风华正茂;十年耕耘,国投盘江结出累累硕果;站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之中,唯有砥砺前行。盘电人坚守初心,不辱使命,实现了煤泥煤矸石变“废”为“宝”的目标,清澈流淌的拖长江就是最好的见证。

经过不懈努力,国投盘江公司生产经营稳定,煤泥煤矸石耗用量连年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底,累计耗用盘北矿区煤泥、煤矸石1000多万吨,解决了盘北矿区煤泥和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同时增强了六盘水地区电网的电源支撑和电网负荷需求,有效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六盘水市作为五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之一,盘北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链上最耀眼的明珠。

贵州省能源发展规划要求,2020年全省原煤入洗率要达到90%以上,按照贵州省1亿吨原煤产量计算,每年煤泥产量将超过1500万吨。作为煤炭主产区的六盘水,煤泥年产量将超过700万吨,其中新增煤泥将超过300万吨,如何解决煤炭生产的稳定和由此产生的煤泥污染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市研究的首要课题。

2019年开年伊始,六盘水市政府邀请国投盘江公司和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等专业单位商讨对策,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结合六盘水市盘江、水城、六枝三大矿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六盘水低热值煤电厂规划》,2019年8月该《规划》通过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审,认为在盘江矿区(盘南)、水城矿区(大湾)新建两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和已建成的盘北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构成六盘水市南、北、中三点布局,三点相互支撑的低热值煤综合利用新局面,并可同时兼顾黔西南州和毕节市。

“国投盘北低热值煤电厂是全国真正意义上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推进六盘水地区乃至全国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时,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这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在实地调研国投盘江公司时给出的评价。

盘北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完全可应用于后续的盘南和大湾项目。盘北、盘南和大湾三个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消纳煤泥煤矸石约810万吨,减少煤矸石堆积占地300亩以上,提供150亿千瓦时以上的清洁电能,且产生的粉煤灰渣,经过加工,每年可以提供600万方新型建材,创造产值约50亿元,达到吞“废”吐“宝”,点石成金的“绿色效益”,必将极大地助推六盘水市的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国投盘江公司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彻国投集团“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三为宗旨,按照国投集团“为美好生活补短板,为新兴产业做导向”的发展战略布局,努力探索实践煤泥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履行中央企业责任,达到节约能源、美化环境的目的,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多赢,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国投盘江公司有决心、有能力,做大、做强国投集团在贵州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永做“青山绿水的守护者、变废为宝的生力军”。

< 返回上一级
来源:
作者: 来雪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17 14:58:19